“節后綜合征”突襲?中醫支招幫助你
發布時間:
2025-02-05 00:00
文章來源:
隨州市中醫醫院
春節假期結束后的首個工作日,有不少人卻感覺上班后身心疲憊打不起精神,甚至出現胃酸、脹氣、便秘、厭食、失眠、焦慮、神經衰弱等種種不適。如果出現上述情況,就說明你被“節后綜合征”突襲了。
隨州市中醫醫院腦病科二病區副主任醫師嚴明炎介紹,節日綜合征是人們在長假期間盡享歡樂時光,放松了對自己的約束,進入熬夜、打牌、暴飲暴食等非理性的舒適狀態;在長假后,精神狀態由松馳到緊張,出現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人體免疫力系統紊亂癥狀。
對照上述病癥,是不是感覺自己也中招“節后綜合征”了?別著急,今天就給大家支幾招。
給胃腸“減負”,緩解胃腸紊亂
春節期間,家人團圓聚會難免大快朵頤、飲食過量。但是,嘴巴過足了癮,腸胃就遭了殃。因此,早早“清腸”方可避免胃腸疾病接踵而至。最簡單的清腸法就是多吃蔬菜,少吃肉,七分飽;飲食中適當補充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,如糙米、燕麥、蕎麥等粗糧幫助清理腸胃。
進食“快樂水果”,緩解煩躁情緒
“節后綜合征”的人還常出現失落、緊張、不寐等癥狀。擺脫這些負面情緒,除了規律生活配合運動以外,還可以進食適量的“快樂水果”。
比如香蕉,香蕉富含碳水化合物,能夠快速為身體提供能量,緩解節后疲勞和精神不振的狀態,其中的生物堿,可以振奮精神、提高信心,幫助緩解節后可能出現的焦慮、煩躁等情緒問題,香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,減輕節后因飲食過量導致的胃腸負擔,香蕉是鉀的良好來源,有助于緩解肌肉酸痛和疲勞。
蘋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,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、維生素C和多種礦物質。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,幫助清理腸道,緩解便秘;維生素C有助于緩解疲勞,改善精神狀態;果糖可以為大腦提供能量,幫助緩解節后可能出現的疲勞和情緒低落。
中醫“綠色”療法,徹底告別不適
嚴明炎提醒,如果以上方法仍不能緩解或者改善相關癥狀,就要及時到醫院找專科醫師就診。中醫認為節后身體多因飲食不節、作息紊亂導致脾胃虛弱、肝郁氣滯、氣血失和,可辨證施治:脾胃虛弱者,用健脾益氣的四君子湯加減,加入山藥、薏苡仁健脾祛濕;肝郁氣滯者,選用柴胡疏肝散加減,加入郁金、香附疏肝解郁;氣血不足者,用八珍湯調理氣血。同時,結合中醫“四聯療法”內外兼治,調和臟腑,恢復健康。
隨州市中醫醫院中醫護理門診,推出節后綜合征“四聯療法”——火龍罐綜合灸、砭石揉腹儀揉腹、經絡刮痧、全息耳穴療法,以溫陽通絡、調理脾胃、暢通三焦,達到固本培元、補中益氣、安神助眠、健脾補腎等功效,有效消除“節后綜合征”。
火龍罐綜合灸
火龍罐綜合灸具有溫、通、調、補四大功效,集推拿、揉痧、艾灸、點穴、走罐、燙熨于一體,達到行氣活血、通經活絡、平衡臟腑、扶正祛邪、補益強身的功效。
砭石揉腹儀揉腹
通過模擬人手揉按的物理按摩、溫熱效應、紅光照射、刺激穴位天樞、氣海等,起到疏通經絡、調理脾胃、促進消化、緩解便秘等作用。
經絡刮痧
經絡刮痧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,刮痧通過刺激經絡和穴位,使局部血管擴張,促進新陳代謝,增強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傳導功能,調節臟腑的氣血運行,達到平衡陰陽、調和氣血、緩解疲勞、減輕疼痛、祛濕排毒、化瘀通絡的功用。
全息耳穴療法
在全息理論的指導下,對耳部的穴位進行刺激(耳部刮痧、放血、壓豆等),可以舒經活絡、調節氣血、健脾利濕、補益肝腎,調理內分泌功能和胃腸功能。
專家介紹
嚴明炎
副主任醫師,腦病科二病區副主任,全國第七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繼承人。兼任湖北中醫藥大學兼職副教授,湖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,湖北省中醫藥學會腦病專業委員會委員,湖北省中醫師協會方藥療效分會委員,湖北省中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基礎專業委員會委員,湖北省睡眠研究會委員,隨州市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,隨州市中醫藥學會腦病專委會秘書長,隨州市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委員,隨州市病歷質量控制中心委員。
臨床工作20余年,擅于運用中醫方法治療失眠、中風病、頭痛、眩暈、咳嗽、疼痛、小兒咳喘病、小兒脾胃病等;應用養生茶飲調理體質、亞健康狀態。
坐診時間及地址:周一、四、五全天,周六上午(涢水院區門診樓2樓腦病科一診室)聯系電話:15871236366
推薦新聞

醫院總機
Hospital Switchboard
0722-3800120(花溪院區)
體檢中心:0722-3316035
醫院地址 湖北省曾都區編鐘大道188號(涢水院區)
湖北省隨州市沿河大道152號(花溪院區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