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節氣養生】今日夏至,冬病夏治的時節即將到來,這些養生規矩快快掌握~
發布時間:
2023-06-21 00:00
文章來源:
隨州市中醫醫院
俗話說“夏至欲宜節,冬至欲宜絕”。因為二至為陰陽消長之際,最宜將護調攝,保養精氣,稍有不慎,不是損陰,即是傷陽。
夏至之時,陽氣增長到了極致,是陽氣最旺陰氣初生的時節,養生要注意保護陽氣,著眼于養“長”。
夏至起居要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,宜晚睡早起,盡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。
午睡是夏季養生保健的重要方法,既能補償夜間睡眠的不足,又能順應人體生理特點的養護需要。
午睡時間不宜過長,一般以30~60分鐘為宜。
需要注意的是,夏天無論多熱,都不可以袒露在外,可在腹部蓋上毛巾被,以免受寒。
夏至時心氣旺而肝腎弱,酸、咸之味可以補益肝腎,滋肝腎之陰。
同時酸味食物具有收斂的作用,可固表止汗、收斂心氣,如山楂、烏梅、番茄、檸檬、柑橘等。
而夏至人出汗較多,身體里的鹽分會隨著汗液一起排出體外,吃些咸味的食物,可以補充身體流失的鹽分,如海帶、紫菜、蝦等。
此外,注意飲食清淡,避免肥甘厚味,多吃點綠豆、薏苡仁、小米、鴨肉等清補食物,可以避免苦夏。
夏日炎熱,腠理開泄,易受風寒濕邪侵襲,睡眠時不宜電扇送風,使用空調時室內外溫差不宜超過7℃,更不宜夜晚露宿于外。
要堅持每日溫水洗澡,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,而且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。
因為溫水沖澡時的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,可消除疲勞,改善睡眠,增強抵抗力。
夏至陽氣最旺,陰氣初始。適度運動可以順應陽氣的向上升發,使之不受阻礙,助人體氣血通暢。
如果運動太過,汗出過多,反而會耗散陽氣,同時也損耗陰氣,不利于對初生陰氣的養護。
所以,夏至時節的運動很有講究。
運動時間以清晨或傍晚較涼爽時為宜,運動方式以散步、慢跑、太極拳為好,不宜劇烈活動。運動量和運動頻率都應該比春秋季少一點。
古人云“長夏多生濕病”。
夏至節氣,可在每天睡前1小時,用熱水泡腳20分鐘,使身體微微汗出。
這樣可以很好地刺激足部經絡,起到健脾祛濕、通經利水、緩解疲勞的作用。
夏至體內陰陽氣皆少,處于“外熱內寒”之時,是扶陽祛寒的最佳時機。
可以通過艾灸任督兩脈的方法,生發陽氣,調養氣血,補充人體元氣。
取督脈:大椎、至陽、命門;任脈:膻中、關元、神闕、巨闕穴艾灸。每個穴位艾灸20~30分鐘。
在施灸前,喝淡鹽溫水,防止在施灸過程中汗流過多,而引起虛脫。灸完后閉上眼睛靜休15分鐘,平復氣血。
點按極泉穴
定位:上臂外展,在腋窩正中,動脈搏動處。
手法:以拇指指尖點按極泉穴2~3分鐘,以微感脹痛為宜。
功效:極泉穴屬手少陰心經,經常按摩此穴,能起到溫通心陽的作用,也可促進新陳代謝。
揉按期門穴
取穴:坐位或者仰臥位,自乳頭垂直向下摸兩個肋間隙,按壓有酸脹感,即為此穴。
手法:用雙手拇指按揉期門穴36次,力度適中。
功效:期門穴是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主要穴道之,經常按摩此穴,可疏肝理氣、排毒解熱。
“冬病夏治”預約活動
預約時間
即日起——7月10日
預約禮
7月11日之前預約繳費,可領取香囊一個。
知名中醫義診咨詢

齊智勇,主任醫師、湖北省知名中醫、隨州市名中醫、神農名醫、肺病糖尿病科學科帶頭人。專長: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、支氣管哮喘、慢阻肺、肺源性心臟病、糖尿病腎病、糖尿病冠心病、糖尿病及其并發癥、痛風的早期干預及各種疑難病和婦科病。
汪培國,主任醫師、隨州市名中醫、神農名醫、腎病風濕病科學科帶頭人。專長:中西醫結合治療各類急慢性腎臟疾病。
劉毅,副主任醫師、中醫經典病房學科帶頭人。專長:脾胃病、情志病(失眠、焦慮、抑郁)、風濕痹病、不孕不育、月經病及疑難雜癥等。
冷海昌,副主任醫師、隨州市名中醫、康復科學科帶頭人。專長:運用針灸推拿手法、刮痧療法治療頸肩腰腿痛、坐骨神經痛、面神經麻痹、失眠、近視、眩暈、乳腺增生等疾病及針灸減肥。
譚正玉,主任醫師、隨州市名中醫、肝膽脾胃病科學科帶頭人。專長: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急慢性肝炎,肝硬化,肝癌、胃炎、消化性潰瘍、便秘、腹瀉、不明原因腹痛、消化道腫瘤等肝膽脾胃科疾病。
三伏貼時間
頭伏貼:7月11日——7月20日
中伏貼:7月21日——8月9日
末伏貼:8月10日——8月19日
溫馨提示
1、每伏首日為最佳敷貼日,如果錯過三伏天的頭一天貼敷,不用擔心,只要在伏天內敷貼,效果等同。
2、通過中醫辨證施治,伏前十天、伏后十天可以進行加強和鞏固敷貼,以增強敷貼療效。
預約禮的發放及解釋權歸隨州市中醫醫院所有。
2023年冬病夏治病種

貼敷禁忌癥
預約電話:
13986446265(唐主任)

醫院總機
Hospital Switchboard
0722-3800120(花溪院區)
體檢中心:0722-3316035
醫院地址 湖北省曾都區編鐘大道188號(涢水院區)
湖北省隨州市沿河大道152號(花溪院區)
